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

2019年10月10日 Seatrade亞太郵輪大會發布了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。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全球郵輪旅游市場同比增長7%,超出國際郵輪協會預期
郵輪經濟具有規模大、增長穩定、聚集性強的顯著特點,逐步成為沿海港口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特色產業,成為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。
國際郵輪協會(CLIA)對郵輪旅游市場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,預測2019年全球郵輪游客量將達到3000萬人次,并在2025年將達到3760萬人次,表明國際郵輪市場具有良好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。
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,游客量占據全球郵輪市場的份額從2013年的8%增長到2018年的15.1%,成為全球僅次于加勒比海的第二大郵輪市場。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亞洲郵輪游客年輕化趨勢明顯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短途航線依然是亞洲郵輪產品主力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全球郵輪市場區域多元化特征逐步明顯
綠皮書指出,世界郵輪航線分布比較集中,全球郵輪旅游活動的主要區域為加勒比海地區、歐洲、地中海區域、亞洲、南太平洋、阿拉斯加、墨西哥西海岸等。
隨著亞太地區郵輪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、市場滲透率的提升,以及新興郵輪市場的逐步崛起,郵輪市場的區域多元化特征逐步明顯。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中國郵輪市場規模增長進入戰略調整期
綠皮書指出,隨著部分國際郵輪公司進行全球戰略布局調整,中國郵輪旅游市場在經歷了十多年的高速迅猛發展后,2018年進入由“高速度增長”轉向“高質量、高品位發展”的戰略調整期。
依據接待出入境游客量排名,中國十大郵輪港口分別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、天津國際郵輪母港、廣州港國際郵輪母港、深圳招商蛇口郵輪母港、廈門國際郵輪中心、青島郵輪母港、大連國際郵輪中心、海口秀英港、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、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等。
2018年全國郵輪港口郵輪接待情況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各級郵輪經濟政策紛紛出臺,破解郵輪經濟發展難題瓶頸
支持地方政府創建以郵輪經濟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,推動國際郵輪港、郵輪產業園區與自貿試驗區對接聯動,實施有利于郵輪經濟新業態發展的綜合配套政策制度,為郵輪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創新發展空間。
《郵輪綠皮書: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(2019)》指出——
本土郵輪運營進入國家隊時代
綠皮書指出,為推動中國本土郵輪船隊的發展,從2013年開始探索,先后有“海娜號”“中華泰山號”“天海新世紀號”“鉆石輝煌號”等中資郵輪開展運營,
2018年3月,中船集團與嘉年華集團在香港合資成立中船嘉年華郵輪公司,注冊資本為505億美元,其中中船集團占股60%。向嘉年華集團購買“大西洋號”“地中海號”2艘現有郵輪,并規劃到2029年,中船嘉年華將擁有8~10艘郵輪,打造全球最大中資郵輪公司。標志著中國本土郵輪運營進入國家隊時代,相較于民營郵輪公司具有更好的資源和平臺優勢。

想知道更多郵輪信息,關注我們吧,你想知道的我這都有!